“诗经 商颂 玄鸟”的白话文解释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
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
“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商颂是诗经里颂的一种,记载着发生于殷商时期的传奇故事。
玄鸟是商颂里一篇文章,诗经里面的文章是没有名字的,后人以开篇第一句话做名字,这篇第一句是“天命玄鸟”故以玄鸟命名。玄鸟:燕子。
可能是商的图腾。传说有娀氏女简狄吞燕卵生了商的始祖契。
诗经(毛诗)风,雅,颂的诗句和注释
1、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无衣》出自《国风·秦风》。
白话翻译: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2、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采薇》出自《诗经·小雅》。
白话翻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3、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玄鸟》出自《诗经·商颂》。
白话翻译:天帝发令给神燕,生契建商降人间,住在殷地广又宽。当时天帝命成汤,征伐天下安四边。
《诗经•关雎》译文
《国风·周南·关雎》为先秦时代汉族民歌。是《诗经》中的第一篇诗歌,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原文:
《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教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注释:
⑴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⑷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⑺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⑻思服:思念。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⑿芼(mào):择取,挑选。
⒀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亲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全文白话译文
原文:青青子衿⑴,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⑵?青青子佩⑶,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⑷,在城阙兮⑸。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1] 词句注释⑴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
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
⑵嗣(yí)音:传音讯。嗣,通“贻”,给、寄的意思 。
⑶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⑷挑(tá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
⑸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白话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求诗经 商颂 玄鸟的原文翻译
原文翻译 天命玄鸟1, 降而生商, 宅殷土芒芒2。
古帝命武汤3, 正域彼四方4。 方命厥后5, 奄有九有6。
商之先后7, 受命不殆8, 在武丁孙子9。 武丁孙子, 武王靡不胜10。
龙旗十乘11, 大糦是承12。 邦畿千里13, 维民所止14, 肇域彼四海15。
四海来假16, 来假祁祁17。 景员维河18。
殷受命咸宜19, 百禄是何20。 天帝发令给神燕, 生契建商降人间, 住在殷地广又宽。
当时天帝命成汤, 征伐天下安四边。 昭告部落各首领, 九州土地商占遍。
商朝先王后继前, 承受天命不怠慢, 裔孙武丁最称贤。 武丁确是好后代, 成汤遗业能承担。
龙旗大车有十乘, 贡献粮食常载满。 千里国土真辽阔, 百姓居处得平安, 四海疆域至极远。
四夷小国来朝拜, 车水马龙各争先。 景山外围大河流, 殷受天命人称善, 百样福禄都占全。
注释:1.玄鸟:黑色燕子。传说有娀氏之女简狄吞燕卵而怀孕生契,契建商。
2.宅:居住。芒芒:同"茫茫"。
3.古:从前。帝:天帝,上帝。
武汤:即成汤,汤号曰武。4.正(zhēnɡ):同"征"。
5.方:遍,普。后:君主,此指各部落的酋长首领。
6.奄:包括。九有:九州。
传说禹划天下为九州。《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南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
"7.先后:先王。8.命:天命。
殆:通"怠",懈怠。9.武丁:即殷高宗,汤的后代。
10.武王:即武汤,成汤。胜:胜任。
11.旗(qí):古时一种旗帜,上画龙形,竿头系铜铃。乘(shènɡ):四马一车为乘。
12.糦:同"饎",酒食。13.邦畿:封畿,疆界。
14.止:居住。15.肇域四海:始拥有四海之疆域。
四海,《尔雅》以"九夷、八狄、七戎、六蛮"为"四海"。或释"肇"为"兆",兆域,即疆域。
16.来假(ɡé):来朝。17.祁祁:纷杂众多之貌。
18.景:景山,在今河南商丘,古称亳,为商之都城所在。19.咸宜:谓人们都认为适宜。
20.何(hè):通"荷",承担。
转载请注明出处大学生学习网 » 诗经颂篇及翻译注释,“诗经商颂玄鸟”的白话文解释